首页

第三百一十七章 沧城这帮人,他们不讲武德啊!

关灯 护眼    字体: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

和施秋宁周凤娇两女一起吃过晚饭,许承安就带着施秋晴和施秋玲回了招待所。
   
    农业厅那边安排的招待所,还有其他七人同行,把施秋宁带过去过夜影响不好。
   
    再加上正事要紧,就算和小媳妇久别重逢,老同志也只能忍一忍了,等农展会结束再说。
   
    在招待所住了一晚上,翌日上午众展会的代表团由农业厅的工作人员带着去熟悉会场,找到自家的展台。
   
    乘坐专车抵达目的地,发现会场极大。
   
    80年代国内依然是农业占据主导地位,又是农业厅出面办的官方农展会,所以规格很高,从会场面积就能看得出来。
   
    许承安等人找了好一会,才终于找到了展台,有个十来平左右,足够放放农产品或农副产品的样品,容得下几个业务人员。
   
    老支书在会场种转了一圈,悄悄对许承安道:“承安,我刚才瞧了瞧,这些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展台真多啊,光是黑木耳过来参展的代表团就多得很,包括王书记和我们说过的71年就已经建食用菌试验站的东泞代表团!”
   
    “而且,我刚才偷听了下,他们上年就来过了,咱们的竞争可是很大啊!”
   
    赵卫民眉头深锁,有些没有底气。
   
    他没想到这个农展会一个黑木耳农副产品都有那么多的代表团,自己这边一来没有资历,而来也不是本地的,啥优势都没有,就是个小透明。
   
    “还有个代表团是哈市本地辖区乡镇过来的,人家就是东道主,咱能打得过吗?”
   
    许承安笑道:“老支书,不用怕,咱的产品好,和谁都能竞争!哈市参展的产品多了去,怕是啥都不缺,农业厅既然放眼全省举办这个农展会,专家团在评比的时候也不可能啥都倾向本地产品啊,否则会落下话柄,就算真倾向本地,还是会评个一二三的嘛,咱拿不了第一,拿个第二第三也有机会啊!”
   
    他明白老支书的心思,赵卫民总觉得自己代表团天时地利人和啥都不占。
   
    可是老支书错了。
   
    一来,许承安相信黑土屯的木耳的品质,它在味道和口感上很接近于野生黑木耳,应该不会有其他段木黑木耳种得更好了,如果黑木耳有特级品的话,许承安认为自家黑木耳一定会是特级品,可惜黑木耳最多也就一级品。
   
    不过,一级品也是有优劣之分的,行家和经销商自然能看得出来。
   
    还有,自己有刘副厅长罩着呢,这个农展会就是他策划举办的,如果没意外的话,刘宗祥应该会在评选时替自己美言几句,专家团自然懂他的意思,多多少少会给自家黑木耳评出个名堂来。
   
    不过,就算黑木耳品质高,农展会有背景,我也得主动做点什么,给评比的专家团们更深刻更好的印象,别人才更方便给自己打高分。
   
    关于这一点,许承安早就有了完善的计划,就等着明天实施了。
   
    ……
   
    翌日,上午九点。
   
    农展会正式开始了,会场开放。
   
    无数市民纷纷涌入,这年头没太多的娱乐,对于这种活动很多人都喜欢看热闹。
   
    当然,也有通过农展会寻找合适产品的经销商们,农产品是不能私人买卖的,他们的目光便投向了农副产品。
   
    黑木耳展区,人们一来到这里,便被某展台吸引住了。
   
    这个展台上边挂着一块精致的古木牌匾,上雕“沧城黑木耳种植基地”九个古朴苍劲的草书,那大字蜿蜒如龙,潇洒奔放,起承转合,极为狂放,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   
    而其他代表团的展台,很多都是挂一小块纸质牌子表明来头。
   
    某些上年过来参过展,有经验点的就拉个横幅,比如东泞代表团就这么做,然而和沧城代表团的展台压根没法比,逼格完全被压了下去。
   
    这年代的人还不懂玩营销,可是许承安懂,因为他是重生者。
   
    就算前世并非商人,但没吃过猪肉,还能没见过猪走路吗?
   
    后世各种广告营销策略套路铺天盖地,大家都削空脑袋吸引消费者眼光,只要是那个时代的人,想不受到影响,学会一些东西都难。
   
    如果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